“三权分置”是将农民对土地的“经营权”从“承包经营权”中分离出来,实现“经营权”的可流转,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。目前,农村已有30%以上的承包农户在流转承包地,流转面积4.79亿亩。那么三权分置指什么?主要内容包括哪些?
一、三权分置指什么?
土地三权分置是指形成所有权、承包权、经营权三权分置,经营权流转的格局,在三权分置下,所有权、承包权和经营权既存在整体效用,又有各自功能。从当前实际出发,实施“三权分置”的重点是放活经营权,核心要义就是明晰赋予经营权应有的法律地位和权能。
二、三权分置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?
一是宅基地流转的形式。农户的宅基地使用权可以通过房屋租赁的形式流转,产生债权意义上的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权,不可担保融资;也可以在宅基地使用权之上设定集体土地使用权。这里的集体土地使用权类似于国有土地使用权,为用益物权,不登记不生效,可进一步流转,也可担保融资。宅基地“三权分置”即指第二种意义上的流转。

未来两年将是承包地、宅基地“三权分置”改革基本法律制度落地的关键时期,制度供给的责任将由试点地区转移到中央相关部门。未来的“三权分置”改革,必须依法依规推进。
以上就是关于三权分置的介绍,三权分置有助于促进土地的规模化利用,更重要的是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铺路。使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,进一步释放农村劳动力,有助于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。
关于三权分置的精彩图文、热门评论,您可能对别墅设计图库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,欢迎阅读。